黄帝问道:我想了解有关虚实的道理。岐驳回答说“气充实的,形体就壮实,气不足的,形体就虚弱,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,若与此相反的,就是病态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5 min read
因此在辰戌年,少阳相火应从上年司天的右间,降为本年在泉的左间,若遇到地玄火气过胜,则少阳相火不得降入地下。又或遇到水运太过,则先天时而至。水运居中承之,相火欲降而不得降下,则赤色云气始见,黑色云气反而发生,温暖的之气才欲发生,冷气又突然而至,甚至降下冰雹。若少阳相火日久不得降下,伏而不布则化为郁气,冷气之后随又生热,火风之气化为疫气,则人们易患面赤心烦,头痛目眩等病,火气暴露之后,温病就要发作。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7 min read
许多物理因素,如温度、射线、不同频率的光、声以及电磁 场等,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的健康长寿,尤其是温度对人 体的影响更为密切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3 min read
偏历(LI6)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第6个穴位,在前臂背面 桡侧的下段,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,阳溪穴上3寸,见图 m u «仿穴 5.落枕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3 min read
二、缪刺与关节对应取穴法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针灸易学而难精,说针灸易学的一个原 因是针灸可以在病变的局部取穴治疗。例如以疼痛为例,哪儿 疼痛就扎哪儿,头痛就治头,脚痛就治脚,如果疼痛的部位有 经穴,就取经穴,如果没有经穴,还可以取阿是穴,这种针灸 方法中医叫做局部取穴,是非常简单的,也是有效的,所以在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7 min read
肝脏发生热病,左颊部先见赤色;心脏发生热病,额部先见赤色;脾脏发生热病,鼻部先见赤色;肺脏发生热病,右颊部先见赤色,肾脏发生热病,颐部先见赤色。病虽然还没有发作,但面部已有赤色出现,就应予以刺治,这叫做“治未病”。热病只在五脏色部所在出现赤色,并未见到其他症状的,为病尚轻浅,若予以及时治疗,则至其当旺之,病即可愈;若治疗不当,应泻反补,应补反泻,就会延长病程,虚通过三次当旺之日,始能病愈;若一再误治,势必使病情恶化而造成死亡。诸脏热病应当汗出的,都是至其当旺之日,大汗出而病愈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少阴火气之复,则懊侬烦热从内部发生,烦躁,鼻塞流涕,喷嚏,少腹绞痛;火势盛而燔的,咽喉干燥,大便时泄时止,动气生于左腹部而向上逆行于右侧,咳嗽,皮肤痛,突然失音,心痛,昏迷不省人事,继续则洒淅恶寒,振栗寒战,谵语妄动,寒罢而发热,口渴欲饮水,少气,骨软萎弱,肠道梗塞而大便不通,肌肤浮肿,呃逆,嗳气;少阴火热之气后化,因此流水不会结冰,热气流行过甚,介虫不蛰伏,病多痱疹,疮疡,痈蛆,痤,痔等外症,甚至热邪入肺,咳嗽,鼻渊。如果天府脉绝,多属不治的死证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8 min read
久,犹可雪也:结虽久,犹可解也;闭虽久,犹可决也。或言 久疾之不可取者,非其说也,夫善用针者,取其疾者,犹拔刺 也;犹驾污也;犹解结也;犹决闭也。言不可治者,未得其术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刺举隅》例举单用太溪治症多达60种,书虽仅6万余言,却 是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结晶。当我说准备向张老学习60岁以后 也写本小书时,张老说:“你还是现在就写吧!我希望早一点 看到你的这本小书。”我想:趁着我的许多老师身体还康健, 精力还好的时候把书写出来,并得到他们的指点,以后再加以 修改和充实,不是更好吗?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衰老色素学说 这个学说形成于本世纪初。 1892 年汉诺 涕在动物神经细胞内发现—种褐色自发荧光的不溶性颗粒,1911 年博斯特将它命名为脂褐素。这种脂褐素在动物及人体组织内分 布广泛,且随增令而逐渐增加,因而有人称之为“衰老色素”,并 认为是衰老的原因。如老年人体衰的色素斑、神经和心肌、骨酪 肌细胞中出现多量脂褐素,会使胞质 RNA 持续减少,终至 RNA 不能维持代谢需要,使细胞萎缩或死亡。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黄帝问道:我听说有一种“缪刺”,但不知道它的意义,究竟什麽叫缪刺?岐伯回答说:大凡病邪侵袭人体,必须首先侵入皮毛;如果逗留不去,就进入孙脉,再逗留不去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4 min read
点,主要有两处,肩前和肩后各一,病在手太阴肺和手太阳小 肠两条经,针前谈起针灸止痛的机理,他说很可能是以针刺之 小痛止病痛之大痛,是疼痛转移了 Andersson Feldman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